我們經常提起一個詞,,叫做“為人處事”。“為人”和“處事”,,雖然分不開,,但是又不同,。有的人大家對其評價“人很好”,但事業(yè)上卻沒有成功,;有的人事業(yè)上雖然很成功,,但大家對人的評價并不高。
看來,,這里面大有學問在,。
關于做人的學問實在是太多了,整個文化界都是教人如何做人的,。但是,,一直到現在,大家還是不會做人,,不是個別的不會做人,而是幾乎都不會做人,。為什么會這樣,?因為那些大道理對人沒用。
基于此,,老鬼谷給出了基本的做人方法,,用此方法做人,就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,,一個人人喜歡的人,。
其實,這個終極學問,,就是六個字:閉嘴,、被動、思考,。
閉嘴,,就是不要說那么多的話,不要給人提意見和建議 ,。更不要“好為人師”,。這樣大家都會喜歡你。
你給別人提了建議,,假如別人不采納,,就會很尷尬,影響信任關系,;假如別人采納了,,不成,會惱恨你,;萬一成了,,會讓你矜伐狂傲,,后果更壞。所以,,還是緊鎖牙關,,堅決不說。大家知道儒家有個中庸思想,,中,,就是隱忍留中不發(fā),庸,,就是像平常一樣,,看不出來。這在官場上很重要,,一把手說了,,大家都會擁護,回到自己當一把手的地方,,下屬也會擁護自己,,這就是中庸,這叫在其位謀其政,,不在其位不謀其政,。有些人逞強顯能,吐一時之快,,結果悲催,。
被動,就是積極響應不生事,。當別人有事找到自己的時候,,要積極響應,這叫被動中的積極?,F在有些人,,朋友有事找到自己,不是這理由,,就是那理由,,其實這些理由都沒有用,朋友就是看你該來的來沒來,,該幫的幫沒幫,。如果你能具有被動響應的思想,朋友都會喜歡你,。
思考,,就是完事之后的總結思考。什么是思考,?就是對被動中出現的新情況,、新問題找到解決的答案,;什么是總結?總結就是把答案推廣到類似的問題上,,總結成一個“反射點”,,沒有形成反射點的思考,是沒有成果的思考,。有了這些反射點,,不僅能解決自己的問題,還能解決人的問題,。
前面說過,,不要向別人提建議,但是別人有問題向自己咨詢的時候怎么辦,?不說,,就違反被動響應的原則,但是如果說不到點子上,,別人會認可自己嗎,?當然不會,所以,,及時把反射點總結出來,,以備咨詢之用,,也是朋友喜歡的一個重要方面,。
總之,為人三件寶,,閉嘴,、被動和思考。
“處事”的終極學問
成功就是把該做的事做成,。那么,,成功有沒有規(guī)律?老鬼谷的答案是,,不僅有規(guī)律,,而且相當簡單。
老鬼谷把這個規(guī)律總結為六個字:興趣,、習慣,、依賴。
先看“興趣”,。
如果一個人對這件事不感興趣,,能把這件事做好嗎?
不能,。因為興趣由“心”負責,,不感興趣就是不入心,,不入心是干不好的。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對這件事情感興趣呢,?問他一下就知道了,。但是,問題就出在這個“問他一下”,,因為他說不感興趣的事也許正是最感興趣的事,。為什么會這樣?因為興趣的產生有個過程,,這個過程就是從“了解→有用”,。如果不了解,就不能判斷是否感興趣,,如果了解后認為沒用,,就是不感興趣;如果了解后認為有用,,就會感興趣,,所以要先了解。
這就是“興趣可以培養(yǎng)”,,很多改行的人,,都是重新產生了興趣。
因此,,要讓自己或團隊產生興趣,,要做兩個方面的工作,一個是自己企業(yè)是正義的,,二個是讓員工充分了解,。要讓客戶產生興趣,也要做兩方面的工作,,一個是讓他們了解產品,,二個是讓他們認為確實有用。了解產品,,用的時間越短越好,,認為有用,話說的要直擊要害,。這就是興趣的作用,。任何成功,都必須以產生興趣為前提,,而興趣的產生,,從了解開始到有用結束。
再看“習慣”。
興趣產生以后,,就要不斷地實踐,,反反復復,從生疏到熟練,,一直到形成習慣,。習慣,一定是讓人快樂的東西,,不快樂是形不成習慣的,。所以,習慣的形成,,是一個從“反復到愉悅”的過程,。沒有從反復中感到愉悅,就不能說形成習慣,,從反復中感到了愉悅,,就說明習慣已經養(yǎng)成。
習慣是個好東西,,但有的習慣也是個壞東西,。好習慣需要長時間的反復堅持,壞習慣則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,。比如,,鍛煉身體很痛苦,但長時間的反復后,,突然一天有了愉悅的感覺,,這樣就養(yǎng)成了習慣,不讓你鍛煉反而痛苦,。
經營模式是個好習慣,,所以需要長時間反復堅持,,那天感到愉快了,,模式也就形成了。一直感覺不到愉快,,說明一直沒有形成模式,。這個時候,就要考慮調整模式,,回過頭來重
新從興趣開始,。
最后看“依賴”。
習慣形成才依賴,。進入依賴期,,人們就懶得創(chuàng)新,這符合人心人性。為什么依賴,?一是懶惰,,二是恐懼。即便是能夠克服懶惰,,也會被恐懼所阻止,。所以依賴的過程就是“懶惰→恐懼”的過程,所以愉悅的企業(yè)很難創(chuàng)新,,這就是“窮則思變”的來源,。
事業(yè)成功的關鍵,在于第二個階段,,也就是“習慣”階段,。企業(yè)不習慣的原因在于員工不習慣,所以要想讓企業(yè)產生愉悅的習慣,,必須讓員工產生愉悅的習慣,,而員工的習慣,必須在興趣的基礎上反復訓練,,一直到產生“愉悅感”,,不愿意或者不會訓練員工,再好的模式也不會成功,。
依賴好不好,?當然好。只有成功的模式才會依賴,,因為愉悅的才成功,,所以愉悅的才依賴。在老子看來,,“禍莫大于不知足,,咎莫大于欲得”《道德經第四十六章》,現在多少輝煌的企業(yè)都是因為不知足才導致折戟沉沙,,所以當愉悅時不要忘乎所以,,要懂得恐懼,適當的依賴,,不去折騰,,就能保持成功不敗。
興趣(了解--有用)習慣(反復--愉悅)依賴(懶惰--恐懼),就是做事的終極學問,。